布衣
2010/03/18 16:10 · 发自PC · 阅读 12041 · 被收藏 0
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。
崮的形态:崮的顶部平展开阔,峰巅周围峭壁如削,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,放眼望去,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,成群耸立,雄伟峻拔。这些戴着平顶帽子的山,这种四周陡峭,顶部较平的山,属于地貌形态中的“桌形山” 或“方形山”, 或叫做“方山”。当地人称之为崮。其裸露的“石帽子”,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,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。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、张家界地貌、嶂石岩地貌、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。
崮的分布:近年来,据各地地名普查,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、沂水、沂南、沂源、平邑、费县、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,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,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,其数量之多、地域之集中、形态之壮美,为世界罕见。沂蒙“七十二崮”,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。
崮的成因:根据地矿部门介绍,这种奇特山势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,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。它们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,经过漫长年代的浸蚀、溶蚀、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。据专家介绍,在距今5亿-6亿年寒武纪时代,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,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。风吹雨打,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,经过千万年之后,逐渐降低成平原。
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,再次被抬起,形成平顶的山地,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。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,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,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,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。
崮
gù ㄍㄨˋ
四周陡削、山顶较平的山。
#2楼 · 2010年3月18日 16:11 · 发自PC
最新消息:远行TX在高田发现了清远的“崮”。
#3楼 · 2010年3月18日 17:18 · 发自PC
赖伯安排个时间去探险一下,胡杨愿跟随左右;P
#4楼 · 2010年3月18日 22:54 · 发自PC
dd77001跟着懒伯去闯崮
#5楼 · 2010年3月19日 16:14 · 发自PC
很有兴趣,如下周六“出巡”(寻找),就有时间参加
#6楼 · 2010年3月19日 19:45 · 发自PC
第一次知道这个字来源于----孟良崮战役
#7楼 · 2010年3月19日 21:31 · 发自PC
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登顶, 当地村民愿意带路上山,
最大的意外在此山中还有一溶洞,漆黑..神秘......阴冷...深不可测......村民也没敢进入洞低一探,只听说飞鼠成群:L
.....
#8楼 · 2010年3月19日 21:37 · 发自PC
最大的意外在此山中还有一溶洞,漆黑..神秘......阴冷...深不可测......村民也没敢进入洞低一探,只听说飞鼠成群:L
.....
会飞的鱼 发表于 2010-3-19 21:31 
哈哈,大雄肯定蠢蠢欲动了!:lol
#9楼 · 2010年3月20日 10:13 · 发自PC
有兴趣。。。
#10楼 · 2010年3月20日 10:39 · 发自PC
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
#11楼 · 2010年3月23日 09:51 · 发自PC
我顶。。。好想去,可是又要值班。。。。郁闷中。
#12楼 · 2010年3月23日 09:55 · 发自PC
好想参加啊,应该更惊险,喜欢喜欢,能不能再等些时间啊,这个月我都没有时间了,纳闷
#13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0:02 · 发自PC
最新消息:远行TX在高田发现了清远的“崮”。
布衣 发表于 2010-3-18 16:11 
我乡下喔 去睇睇。。
#14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0:53 · 发自PC
有兴趣,关注中,有时间一定会去 :)
#15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0:55 · 发自PC
有兴趣,关注中。。。。。。
#16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1:09 · 发自PC
大家要做作功课呀。
不要每次都要我召集吧!:L
#17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1:10 · 发自PC
有兴趣的向远行询问详情喇。
#18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1:22 · 发自PC
大家要做作功课呀。
不要每次都要我召集吧!:L
布衣 发表于 2010-3-23 11:09 
你的经验比较好:) 。。。。。。
#19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2:42 · 发自PC
囧國的國王就是"崮",
你們找他做啥?
#20楼 · 2010年3月23日 15:59 · 发自PC
大家要做作功课呀。
不要每次都要我召集吧!
能者多劳。愿跟随你呀。呵呵。。。。。
#21楼 · 2010年3月25日 15:06 · 发自PC
严重支持赖伯召集